AI聊糧食2023.7.12---水耕馬鈴薯


Q:水耕馬鈴薯
A:
由玉川大學的植物環境控制學系渡邊博之教授與Panasonic公司所組成的研究團隊,開發可有效水耕栽培馬鈴薯的方法。使用分成上下2層的栽培設備,
上層利用LED燈促進馬鈴薯的葉子行光合作用,
下層垂吊生長的馬鈴薯莖部,調整光、溫度、濕度及養分等要素,成功促使1株男爵馬鈴薯在半年內生長出500顆以上的馬鈴薯。
目前中國大陸在今年登陸月球的探測器已正在進行馬鈴薯栽培試驗。
馬鈴薯為溫帶作物,性喜冷涼乾燥,不耐高熱高溼,好光而需要半日照到全日照,生長適溫約20℃,台灣僅中部秋冬種植為主,自種薯發芽至收穫需時約三個月,種薯的切割需包含芽點,且適合大小在40~50克重。

提高空氣溼度即可促進馬鈴薯發芽發根,然而因為根系不耐高溼,因此單純浸泡水中會逐漸衰弱,且水耕需要以營養液栽培,讓植物補足土壤中存在的微量元素等,另外馬鈴薯收穫部位於莖基部,對於現有的水耕技術別有挑戰,似乎未發展水耕的技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芯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