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043

---在投機市場裡,只有賺錢跟賠錢,沒有所謂的前輩後輩,更與學歷智商無關。

17世紀末,英國經濟興盛。
人們的資金閒置、儲蓄膨脹,
但投資機會明顯不足,股票的發行量也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
此時,英國政府因為打仗欠了一屁股債。
南海公司為覓得賺取暴利的商機,即與政府進行交易:
南海公司承擔約1000萬英鎊的政府債務,
而政府則對該公司經營的酒、醋、煙草等商品實行永久性退稅政策,
並賦予其經營中南美洲一帶的貿易特權以及與這些地區進行遠洋貿易的壟斷權。

1720年1月,
南海公司向英國政府提出,它打算利用發行股票的方法來減緩國債的壓力,
願意向英國政府支付750萬英鎊來換取管理英國國債的特權。
英國銀行也試圖獲得這個特權。 
1720年3月,
英國國會剛剛開始辯論是否給予南海公司經營國債的法案,
關於“上議院和下議院很快就要通過南海公司的國債償付計劃”, 
流言就在倫敦街頭巷尾廣為流傳。
南海公司的股價立刻由129英鎊竄升至160英鎊。

同時,
南海公司向英國國會的主要議員們和英國皇室支付了120萬英鎊的賄賂,
1720年3月21日,
英國國會在通過了這項法案,南海公司的股票趁勢一躍,翻了一番,超過了400英鎊。
當下議院也通過議案時,股價也漲至390英鎊。
於是投資更為踴躍,半數以上的參議員紛紛介入,連國王也不例外。
甚至大名鼎鼎的科學家牛頓都被捲入了這股漩渦。
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飆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與人們的預期嚴重背離。

每當人們對南海公司略有一點疑惑,
南海公司就會有新的好消息傳播出來,
譬如"南海公司在墨西哥和秘魯發現了巨大的金銀礦藏",
"西班牙政府已經同意南海公司在秘魯開闢基地"等等,
於是人們再次爭先恐後地搶購南海公司發行的股票認購證。
1720年6月,
英國國會討論、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又稱"反泡沫法"。
自此,許多公司被解散,公眾開始清醒過來。
於是人們紛紛開始拋售囤積在手中的非法公司股票,
且迅速形成一個拋售股票的浪潮。
此時,
南海股票價位尚在高點,但早已知道南海內幕和虛假幻象的一些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
南海公司股價開始一落千丈。
從8月31日的775英鎊一路下跌至12月的124英鎊。
英政府雖然出手應對了泡沫經濟,
但為時過晚,很多人在南海事件中傾家蕩產,連大名鼎鼎的科學家牛頓都賠了兩萬英鎊。
被騙取錢財的普通投資者異常憤怒,
他們舉行公共集會,要求立法機關追究南海公司的欺騙責任。
1720年底,
政府對南海公司的資產進行清理,發現其實際資本已所剩無幾。
南海公司股市泡沫終於在英國人民的一片叫罵聲中徹底破滅了。

牛頓當時就虧了2萬英鎊,相當於十年的收入,
牛頓感嘆說:我能計算出天地運行的軌跡,卻難以預料到人們的瘋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芯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