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寸舌亂國VS.墨子科技救國
~~~墨子科技救國
公元前440年前.
公輸般發明了雲梯,
楚王聽說後.就打算用這種新式武器攻打宋國。
這時.
墨子正在齊國家鄉講學,
聽到這個消息後,馬上趕到楚國去,
公輸般拗不過墨子,於是將他引薦給楚,
墨子見到楚王后說:
現在有一個人,丟掉自己的彩飾馬車,卻想偷鄰居的破車子;
丟掉自己的華麗衣裳,卻想偷鄰居的粗布衣,這是個什麼人呢?
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這個人一定有偷竊病吧!
墨子趁機對楚王說:
楚國方圓五千里,土地富饒,物產豐富,而宋國疆域狹窄,資源貧困。
兩相對比,正如彩車與破車、錦繡與破衣。大王攻打宋國,這不正如偷竊癖者一樣?
如攻宋,大王一定會喪失道義,並且一定會失敗。
楚王理屈辭窮說 :
我沒辦法放棄啊,公輸盤已經把雲梯都造出來了,我怎麼能辜負他的用心呢?
墨子又對楚王說:
公輸般製造的攻城器械也不是取勝的法寶。
大王如果不信,就讓我與他當面演習一下攻與守的戰陣,看我如何破解它!
楚王答應後.
墨子就用腰帶模擬城牆,
以木片作為守備的各種器械,
同公輸般演習各種攻守戰陣。
公輸般組織了多次進攻.
結果多次被墨子擊破。
公輸般攻城器械用盡,
墨子守城器械還有剩餘。
公輸般認輸後故意說:我知道怎麼贏你,可我不說。
墨子答道:我知道你如何贏我,我也不說。
楚王莫名其妙問:你們說的是什麼?
墨子義正辭嚴他說:
他以為殺了我,宋國就守不住,但我早已布置好,
我的大弟子禽滑厘能代替我用墨家製造的器械指揮守城,同宋國軍民一起嚴陣以待!
即使殺了我,你也無法取勝!
這番話.
徹底打消了楚王攻宋的念頭,
楚王知道取勝無望,
被迫放棄了攻打宋國的計劃。
~~~~~子貢寸舌亂國
春秋戰國時期.
齊國大將軍田常.
想要在齊國叛亂,調動軍隊去攻打魯國,來爭取時機。。
孔子聽說這件事後.
便對門下弟子們說:
魯國,是祖宗墳墓所在的地方,是我們出生的國家,
我們的祖國危險到這種地步,諸位為什麼不挺身而出呢?
這時.
子路和子貢都願意去,
孔子覺得子路勇敢.但有時太衝動,
還是子貢有口才和機智比較適合,
於是決定派子貢前去。
齊國在山東的北方,
子貢先來到齊國,
遊說田常說:
您攻打魯國是錯誤的。
魯國,是難攻打的國家,
它的城牆單薄而矮小,它的護城河狹窄而水淺,
它的國君愚昧而不仁慈,大臣們虛偽而中用,
它的士兵百姓又厭惡打仗的事,這樣的國家不可以和它交戰。
您不如去攻打吳國。
吳國,它的城牆高大而厚實,護城河寬闊而水深,
鎧甲堅固而嶄新,士卒經過挑選而精神飽滿,
可貴的人才,精銳的部隊都在那裡,
又派英明的大臣守衛著它,這樣的國家是容易攻打的。
田常一見到子貢就說:想勸我不要打魯國嗎?我看你請回吧!
子貢回答:
魯國不要孔子,我們才會周遊列國,魯國關我們何事?我這次來是為大將軍您啊!
田常很好奇:怎麼說呢?
子貢解釋:
您想要立威,所以攻打魯國,但是魯國弱小,
打贏了根本不算您有本事,但是如果您打輸了,您可要來承擔責任啊!
田常忙問:那我該怎麼做比較好呢?
子貢就教他:
建議您去攻打吳國,
以避免吳國愈來愈強大,將來會威脅到齊國,
而如果您打贏了這場仗,那才算是真正有戰功啊!
田常頓時忿怒了臉色一變說:
你所謂難的其實是容易的;所謂容易的卻是難的。你用這些話來戲弄我,是何居心?
子貢便說:
其實憂患在國內的,要去攻打強大的國家;
憂患在國外的,要去攻打弱小的國家。
而您的憂患實際上在國內,
您之所以在齊國的地位.始終沒有突破,正是因為其他大臣的反對。
如今您去攻打很容易戰勝的魯國,獲勝後自己不一定能獲得多少功勞,
卻使齊國國君和其他大臣的實力有所增強,
結果往往是因為功高而加劇了國君對田常的不信任,
同時其他的大臣也會用更多的力量制衡他,您想要入主齊國,反而更加困難了。
反觀如果去與當時的霸主吳國作戰,可以讓其他大夫的軍隊和百姓衝鋒陷陣,
失敗後便會削弱其他反對的勢力,
沒有強臣的對抗和百姓的非難後,就很容易取代孤立的國君入主齊國了。
田常一聽,覺得很有道理。
但因為軍隊已經向魯國開進了,
田常仍有些猶豫:不過,我好像沒有什麼攻打吳國的理由啊…
子貢立刻說:
您放心,我現在就去勸說吳國出兵幫助魯國來打齊國,那您就有理由了!
聽完.
田常同意了子貢的建議,。
接著子貢快馬加鞭趕往吳國,遊說吳王,
吳國在江蘇,
子貢對夫差說:
齊國如果攻打魯國,必勝無疑,接下來必會與吳國爭霸,大王一定要小心!
我建議大王不如仗義去救魯國,這樣既可獲得好名聲,又可阻止齊國坐大。
吳王夫差對子貢的說法很贊同,
但是吳國剛剛戰勝越國,
越王勾踐正在臥薪嘗膽.以圖報復吳國的事實讓夫差很擔心,
夫差表示:
我想我還是先滅了越國再來救魯國吧,
因為我有點擔心越王勾踐回國後臥薪嚐膽,又會來找我報仇呢。
子貢對夫差說,
如果吳國不去制衡齊國而攻打越國,
魯國很快就會被齊國滅亡。
越國並不如齊國強大,如今齊國正要攻打魯國,
如果擁有萬輛戰車的齊國.再獨自占有千輛戰車的魯國,
那麼勢必對吳國的霸權構成巨大的威脅。
而如果吳國發兵去援助魯國,
不僅可以彰顯吳國作為春秋霸主的威名,
而且通過攻打強暴的齊國,
可以安撫北方的各國諸侯,
並鎮服一直與吳國爭霸的強大的晉國,
是一件很有利的事情。
同時用保存危亡的魯國的藉口.遏制齊國的強大和擴張,
是一個十分聰明的政策。
子貢緊接著說:
如果大王擔心越國,請讓我去勸越國派兵馬一同來攻打齊國,那大王就可放心啦;
而且等大王打敗齊國,就可以趁機再攻晉國,那時大王就可以獨霸了!
子貢離開吳國前往越國,
越國在江蘇,
越王勾踐聽說吳王使者子貢要來,
親自清掃了道路到郊外迎接,
子貢告知越王勾踐:
吳王對越國有疑慮,本來想再來攻打,
但在我的勸說下已改變心意將去攻打齊國,
只是吳王有些顧慮越國,我建議越王先出些兵馬配合吳國,
讓吳國沒有顧慮,就一定會去攻打齊國,
如果吳國被打敗,那是越國的福氣,
就算吳國打敗齊國,吳王也會有野心再去攻打晉國,
而我呢,會先去警告晉國作好戰備,相信晉國必可痛擊吳國,
到時候,就是越王您向吳國復仇的好機會了!
勾踐聽了趕緊給子貢磕頭說:
我之前不自量力才去挑戰吳國,結果慘敗,落到今天這個地步,
現在後悔死了,怎麼會去再挑戰吳國呢,我現在該怎麼辦啊。
子貢便說:
現在吳國因為長久的戰爭已經很疲憊了,
而吳王夫差又為人殘暴,殺害忠臣,其實不得人心。
如果您現在能出兵.
輔佐吳王夫差,迎合夫差的想法,同時送些財寶討其歡心,
並用謙卑的語言對其表示尊敬,那麼夫差一定會下定決心攻打齊國。
到時候如果失敗了,您自可以趁亂有所作為,
如果成功了,吳國必然會對一直與其爭霸的晉國構成威脅。
到時候我再提您去出使晉國,讓晉國加大對吳國的制衡。
等吳國的精銳部隊消耗在齊國,又被晉國牽制大量軍隊,您就可以趁勢消滅吳國。
勾踐聽完連忙道謝,
並且派出了兵馬配合吳國攻打齊國。
五天之後,
吳王接受了越國的兵馬和財物,
而拒絕了勾踐親自上陣的請求,
集結了九個郡的兵力去征討齊國了。
在說服吳王夫差後,
子貢剩下最後一站就是去晉國了,
晉國在山西,
子貢提醒晉國:
現在齊國和吳國就要開戰了,
如果吳國戰敗,越國會趁機擾亂吳國,
如果吳國戰勝,吳軍就會逼近晉國。
晉國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防備吳國,以趨利避害。
晉國國君也聽從了子貢的建議。
立即加強了戰備,嚴陣以待。
結果.
吳王果然和齊國人在艾陵打了一仗,
把齊軍打得大敗,
俘虜了大量齊國大夫的士兵。魯國得以保全。
田常回到齊國,篡奪了王位。
大勝的吳軍不肯班師回國,
果然帶兵逼近晉國和晉國軍隊在黃池相遇。
吳晉兩國爭雄,晉國人攻擊吳國,大敗吳軍。
越王聽到吳軍慘敗的消息,
就渡過江去襲擊吳國,
直打到離吳國都城七里的路程才安營紮寨。
吳王聽到這個消息,
離開晉國返回吳國和越國軍隊在五湖一帶作戰。
多次戰鬥都失敗了,最終城門失守,
越軍包圍了王宮,殺死了吳王夫差和他的國相。
滅掉吳國三年後,越國稱霸江東。
也就是說.
子貢這一出行,
保全了魯國,
擾亂了齊國,
滅掉了吳國,
使晉國強大.
而使越國稱霸。
子貢一次出使,
使各國形勢發生了相應變化,
十年當中.齊、魯、吳、晉、越五國的形勢各自有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