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聊能源2023.5.3---台灣地熱發展現況


Q:台灣地熱發展現況
A:
地熱發電是一種利用地球內部熱能來發電的技術。
這種能源來自地球內部的熔岩,並以熱力形式存在。
全球平均而言,
每下挖一公里,溫度會升高約30℃。

台灣是一個地熱資源豐富的島嶼,位於太平洋火環帶上,有多處具有地熱徵兆的區域,如大屯火山群、清水斷層、廬山溫泉、知本溫泉等。
根據工研院的評估,
台灣的地熱潛能超過33GW,相當於10座核電廠的發電量。
地熱發電是一種穩定、乾淨、可再生的能源,
可以作為台灣減碳與轉型的重要選項。

然而,
台灣的地熱發展現況卻不如人意。
目前只有一座商業化的地熱發電廠,
就是位於宜蘭的清水地熱電廠,裝置容量4.2MW,佔全國再生能源發電量不到0.1%。
其他正在進行中的地熱開發案場有23個,
分布在北中南各地,但大多數還在探勘或試驗階段,
預計2025年前能完成開發的案場只有10個,合計約20MW。
與政府訂定的2025年地熱發電目標200MW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台灣地熱發展面臨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幾點:
- 地質資料不足:地熱開發需要精確的地質調查與探勘,以確定儲集層的位置、深度、溫度、壓力等參數,但台灣目前缺乏全國性的地質資料庫,導致開發者需要自行進行大量的前期調查工作,增加了時間與成本。
- 技術挑戰:地熱開發涉及高溫高壓的工作環境,需要特殊的鑽井技術與設備,以及有效的防腐蝕、防結垢、防污染等措施。台灣目前缺乏相關的技術人才與供應鏈,需要引進國外的技術與合作夥伴。
- 法規制約:台灣目前沒有專門針對地熱開發的法規,需要適用多項法律,如再生能源條例、電業法、溫泉法、原基法、環評法等,並涉及多個主管機關與程序。這些法規之間可能存在衝突或模糊之處,造成開發者在申請許可或取得土地使用權時遭遇困難或延誤。
- 社會認知:台灣社會對於地熱能源的認知程度不高,可能存在


台灣清水地熱電廠
是位於宜蘭縣大同鄉與三星鄉交界處的一座地熱發電廠,
是台灣第一座利用地熱能發電的電廠。
該電廠於1981年開始運轉,但因地熱井結垢阻塞和管線鏽蝕等問題,於1993年關廠。
2002年起,政府重新探勘並評估修復地熱井,並進行招商,由宜元股份有限公司得標,投資新台幣7.65億元,設置4.2MWe的有機郎肯循環地熱發電機組。
2021年11月23日,清水地熱電廠正式商轉,成為台灣第一座MWe級的地熱發電廠。
清水地熱發電廠的發電過程幾乎無碳排、無水資源的損耗,
是一種永續且環保的再生能源。


台灣地熱完成開發的案場
據地調所的調查,
台灣有27處主要的地熱潛能區,
總計有33.6GW(10億瓦)的地熱發電潛能,相當於12座核四廠的發電量。

目前,
台灣已有23個地熱案場正在開發當中,
分布在北部、東部和南部等地區。
其中,
宜蘭清水地熱電廠是國內首座24小時穩定運轉的地熱發電廠,裝置容量達4.2MW(百萬瓦),可供應宜蘭1萬戶家庭全年用電。
另外,
台東金崙地熱電廠也於2022年9月正式商轉,裝置容量達3MW(百萬瓦),可供應金崙鄉約3000戶家庭用電。

除了國內的能源業者積極投入地熱開發之外,也有外商看好台灣的地熱商機,
例如由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投資的倍速羅得公司,
在花蓮紅葉村進行地熱開發,預計2023年發電商轉,裝置容量將達2.4MW(百萬瓦)。
此外,台泥、李長榮化工等大型企業也都有參與地熱開發的計畫。

台灣地熱完成開發的案場,不僅可以提供穩定、低碳、再生的電力,也可以帶動當地的觀光、產業和就業等多元效益。
未來,
隨著政府的鼓勵和法規的配套,以及技術和成本的改善,台灣地熱發電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芯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