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級文明第三維度空間軌道環狀城市


第1.0級文明第三維度空間軌道環狀城市:
空間站的長度達到400公尺,
造價就要達3000億美元,
建造時間可能需要30年之久,
按照科學家的設想,
人造重力場的形成主要來自空間站每分鐘4.22圈的自轉,
能夠實現類似地球上的重力環境,
太空人可在地面上行走,
空間站的外形酷似一個巨大的"蘑菇",
是人類建造的最大軌道建築,
空間站的圓頂和主圓柱部分旋轉的方向相反,
由此來模擬地球的重力場,
同時也確保了空間站的穩定性,
空間站技術對於移民火星、月球而言非常重要,
如果我們沒有掌握空間生存技能,
飛出太陽系只能是空想,

懸浮太空城:
1.智能4D列印機建造各異形態的零件,
2.高智能機器人的採礦、提煉、組裝工作,
3.繞行行星軌道運行的懸浮太空城市,
4.移動太空城可用纜線在行星上拋錨固定,
5.可以產生重力跟氧氣的居住列車,
6.人造天梯升至空間站,
在星球表面建立環狀軌道可以產生重力的居住列車,
在行星表面也可以建立高速的列車以製作人工重力,
一條直徑一公里的巨型圓圈,
就有3.14公里的環形軌道,
要是以每小時360公里的速度持續行駛,
就能提供1G的模擬重力,
當然星球也有一些重力,
所以環形列車地面要調整面與星球表面的角度,
以火星為例,重力艙的地面與火星表面的夾角是70度角,
人們可將孩子安置在這些環形軌道的大型火車上,
使孩子們能在類似地球的重力下成長,
工作者們平時也在這列一直不停止的車廂中睡覺休息,
可以保持每天至少數小時的1G重力環境,
當人們要在火星工作時,
會有另一列通勤火車提升速度與居住火星同步接泊,
之後通勤火車再駛向工作區去,

通過離心力製造人工引力維持旋轉,
要想在國際空間站上複製地球重力效應,
空間站需要每3.5分鐘旋轉一次,
離心力與環路半徑成正比,
這意味著當你朝向空間站中心位置行進時,
與空間站中心的半徑距離逐漸減少會使人造重力逐漸減弱消失。
空間站改造為一個環狀結構,

國際空間站長34公尺,寬12公尺,
擁有8個太陽能電池板陣列可提供相應的電能,
國際空間站每1立方米空間需要0.75瓦電能維持運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芯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