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級文明第三維度空間軌道環狀城市


第1.5級文明第三維度空間軌道環狀城市:
小行星雲城市,
第一類科技是控制小行星的技術;
第二類科技是納米纖維技術。
控制小行星的技術,
指的是將一些小行星拖拽到大約37萬公里的繞地公轉軌道,
繞地公轉;
納米纖維技術指的是生產出一種異常結實,
用炮彈都無法摧毀的超級輕質納米纖維,
用以將用輕質耐腐合金材料建造的摩天大樓,
固定在繞地公轉的小行星上。
這樣一棟棟摩天大樓便可從天而降,
人類就可以住到這些「天上」的樓房裡邊了。
建築將地基固定在距地球5000公里的小行星軌道上
想要下來的辦法就只有跳降落傘了。
建築分為幾個不同的區域包括商務、餐飲、購物和娛樂。
日行跡塔在南北半球一整年中,
每天相同時間運動的軌跡呈“8”字形曲線,
居住其中的人在短短24小時內就可以領略世界各地的美景。
這個設計獨出心裁,
由紐約的雲端建築工作室推出,
它推翻傳統的超高層大樓概念。
因為該設計不從地面向上建造而是讓建築從天而降。
這項設計將使用環球軌道支持系統,
把高強度電纜的一端固定在小行星上,
另一端固定在塔身上。
整個建築漂浮在空中,
所以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位置建造。
建築師充分利用建築的位置優勢,
將太陽能電板安置在塔頂端吸收太陽的能量。
居民可以享受淨化過的雨水和雲層中的水汽。

移動太空站:
1.自給自足的太空站,
2.太空站擁有自己的、醫院、工農業。
3.太空站擁有數萬人,
4.太空站可自我修復、自我更新。
5.太空站可以離開太陽系,作為太陽系外移民的種子。
6.可以產生重力跟氧氣的居住列車,
在星球表面建立環狀軌道可以產生重力的居住列車。
在火星表面也可以建立高速的列車以製作人工重力。
一條直徑一公里的巨型圓圈,
就有3.14公里的環形軌道,
要是以每小時360公里的速度持續行駛,
就能提供1G的模擬重力,
當然星球也有一些重力,
所以環形列車地面要調整面與星球表面的角度,
以火星為例,重力艙的地面與火星表面的夾角是70度角。
人們可將孩子安置在這些環形軌道的大型火車上,
使孩子們能在類似地球的重力下成長。
工作者們平時也在這列一直不停止的車廂中睡覺休息,
可以保持每天至少數小時的1G重力環境。
當人們要在火星工作時,
會有另一列通勤火車提升速度與居住火星同步接泊,
之後通勤火車再駛向工作區去。

通過離心力製造人工引力,維持旋轉。
要想在國際空間站上複製地球重力效應,
空間站需要每3.5分鐘旋轉一次,
離心力與環路半徑成正比,
這意味著當你朝向空間站中心位置行進時,
與空間站中心的半徑距離逐漸減少會使人造重力逐漸減弱消失。
空間站改造為一個環狀結構,

國際空間站每1立方米空間需要0.75瓦電能維持運行。
國際空間站擁有8個太陽能電池板陣列,
長34米,寬12米,可提供相應的電能。

輪胎形太空城 :
輪胎形太空城可居住1萬人。
輪胎圓環的直徑為1800米,每分鐘旋轉一圈,以產生人造重力。
這種旋轉速度,可使環外緣的重力與地面上的重力相等。
外緣成了地,內緣成了天,天與地相距100多米。 
天由一排排拱形玻璃窗構成。 
天的上方有一面巨大的凹面鏡,
它將太陽光反射到圓環中央的鏡子上,
然後再反射並透過拱形玻璃窗進入管形居住區。
管形居住區在太陽光射進的方向呈百葉窗形。
百葉張開時陽光進入管內,使那裡成為白天;
百葉閉合時擋住陽光,那裡就是黑夜。
管形居住區內除住房和學校等建築外,還有農業生產區。
圓環中軸的兩端,一端為對接裝置,可供來往的宇宙飛船停靠,
另一端連接著工廠和太陽能電源設備,
中軸有六根輻射管道與生活區相通,
人們乘長100多米的電梯到達天頂,
打開拱形玻璃窗,
通過輻射管道進入中軸,再沿中軸去工廠上班。
為了防止強烈的宇宙線、太陽紫外線和X射線的危害,
輪胎形太空城的外壁用月球礦渣覆蓋起來。

繖形太空城:
繖形太空城像一把張開的大傘,只是沒有傘衣。
一個個農業艙連成圓環,構成傘的邊緣。
傘柄是個巨大的圓筒,直徑6500米,長32000米,可居住100萬人。
圓筒以兩分鐘一轉的速度旋轉,以產生人造重力。
圓筒四周對稱地設置了四面玻璃窗,窗外是蓋板,
蓋板內面是一面鏡子。
合上蓋板,便遮住陽光,裡面就是黑夜;
蓋板張開,鏡子將陽光反射進圓筒,裡面就是白天。
圓筒內部與地球上的景色一樣,有高山河流、樹木花草;
還可呼風喚雨,製造天氣。
農業艙是密封艙,可以對裡面的季節變化加以控制,
使得在任何時候都能種植蔬菜、水果。
農業艙裡還飼養著各種動物,包括有益於植物的各種昆蟲。
太陽能發電站、太空工廠、航天碼頭都設在圓筒的一頭,
太空城的居民們便在那裡上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芯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