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級文明第三維度空間軌道環狀城市


移居目的地有四大標準,
移民外星有哪些困難需要克服,
何時才能實現呢?
移民外星第一關:往哪裡移。
20世紀初曾有人認為火星和金星可能是不錯的選擇,但NASA很快發現,環繞太陽的其他行星都不適合我們生存。
一個在金星表面的人將不得不在足以將鉛熔化的溫度下生活。
至於火星,由於它的大氣壓力過低,在上面生活就像住在兩倍於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上。

最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系的四大標準:
1,至少存在30億年,這樣才足以形成行星並發展出複雜生命體;
2,中心恆星體積不能超過太陽的1.5倍,否則難以產生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
3,應有足夠多的鐵元素,才能形成類地行星;
4,中心恆星應處於既非紅巨星、也非白矮星的發展階段,這樣周圍行星上的複雜生命體才有足夠長的生存時間。

按照這一標準,在宇宙中有5個符合標準的星系:
一是距離地球26光年的獵犬座BetaCVn;
二是距離地球42光年的HD10307;
三是金屬元素含量約為太陽一半的HD211415;
四是天蠍座Sco18;
五是飛馬座51。

第二關:人類如何才能到達這些星球?
離地球最近的半人馬座α星大約有4.23光年遠,如果按照航天飛機現在的速度,需要15.8萬年才能到達。
這就需要製造出和光速一樣快的交通工具才行。
也有科學家預測,真正能製造出適合的宇宙飛船並啟程飛往目的地星球的時間是26世紀,而預計抵達時間將是公元12500年。

第三關:到達星球後,如何解決人類的生命保障問題。
太空城內有道路、居住區、商業區、工作區等。
太空城的一端是太陽能發電站,另一端是航天飛機或宇宙飛船停泊的艙口。

設想的太空城由一對圓筒組成。
太空城內壁建有適於植物生長的自然環境。
太空城內有道路、居住區、商業區、工作區等。
太空城的一端是太陽能發電站,
另一端是航天飛機或宇宙飛船停泊的艙口。

未來太空城設想,
圓筒形的太空城以中軸為旋轉軸,
每分鐘自轉一周,通過旋轉產生重力,
未來太空城是一座圓筒形的城市,長32公里,直徑6.4公里,
裡面的居住面積為1300平方公里,可容納1000萬人生活。
從城市的一頭走到另一頭,得花六七個小時。
太空城裡具有跟地球相同的重力作用,
要不然生活在那裡的人和物都會因為失重飄蕩在空中,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了,
這個圓筒形的太空城市,以中軸為旋轉軸,
每分鐘自轉一周,使得圓筒內壁產生一股離心力,正好跟地球表面的重力相等,
圓筒的內壁正好是城市的地面,
因此生活在太空城的人,站在此地面上,
跟站在地球的地面上的感覺是大同小異的,
只是在太空城裡,無論站在哪兒,你的頭頂都正好正對這圓筒的中軸線,

為了使大圓筒內有充足的陽光,
科學家將大圓筒的壁分成六大區域:三個居住區和三個天窗區,
居住區和天窗區交錯排列,一個居住區和一個天窗區相對。
天窗區由巨大的玻璃構成,
在天窗區的外面還安裝有三塊巨大的平面反射鏡。
鏡子是由電腦控制的,按照一定的規定轉動,
將照射到它上面的太陽光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到太空城裡去。
反射鏡隨同大圓筒一起旋轉,通過調節反射鏡的反射角度和天窗玻璃的色調,
太空城的居民不僅能看到蔚藍色的天空,還能觀賞到日出和日落。
太空城中山清水秀,沒有灰土的公路上奔馳著無噪音、無廢氣的汽車,生活環境比地球還好,
1000萬人生活在一個大圓筒內,
因為1300平方公里的居住面積相當於半個瑞士那麼大,
太空城劃分成行政區、住宅區、文化區和商業區,最大的是遊覽區,
遊覽區裡有蜿蜒起伏的青山,有潺潺不斷的綠水,花草遍地,果樹成林,
沒有灰土的公路上奔馳著沒有噪音、不排放廢氣的車,環境比地球強太多,
天空中朵朵白雲,河面上點點白帆,樹林裡百鳥齊鳴,草原上鹿兔嬉戲,
此外這裡還有一個特別景緻,
可以透過天空中的浮雲,能隱隱約約看到頭頂上的地面,
那裡的山峰、樹木、房屋和行人都是頭朝下倒立著的,

太空城造有大型超市、劇院、電影院、音樂廳、醫院、圖書館、體育館和夜總會等,
總之太空居民可以享受到地球居民所能享受到的一切,
但沒有住房擁擠、空氣污染、交通阻塞、水資源匱乏和暴力事件,

整個太空城是一個巨大的密閉生態循環系統,
可以解決空氣和水的循環供應問題,
輻射防護則可由居室的金屬結構外殼解決,
太空城像地球一樣,是一個自我封閉的生態系統,生活用品完全自給自足,
太空城裡人們自己種植糧食和蔬菜,飼養牲畜,開設工廠,空氣和廢水都回收處理,循環使用,
太空城像地球一樣,是一個自我封閉的生態系統,唯一的依靠就是太陽,
太空城擁有一批工廠,有重工業、輕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區,
重工業有鋼鐵、水泥、玻璃、火箭燃料和各種化工等,
工業原料可以來自月球和一些小行星,
如將月球和小行星上運來的礦石進行冶煉和加工,
即可生產鋼材、水泥、火箭燃料和化工產品。
輕工業有紡織、食品和各種家用電器等,
高新技術產業主要是一些精密儀器、信息技術和通信設備,
由於工廠排除的廢水和廢氣會污染環境,
所以工廠區,都設在圓筒的兩端,遠離生活區,並且與生活區隔絕,
圓筒的中軸部分沒有離心力,是一個失重的區域,
這裡的工廠正好可以利用失重的特殊條件生產出在地球無法生產的東西,
比如冶煉那些很難熔化的金屬,提煉非常純淨的大塊晶體,
加工滾圓滾圓的鋼珠,製造輕得能浮在水面的泡沫鋼,
細得用放大鏡才能看得到的金屬絲,薄得透明的金屬膜等,

圓筒的頂部還有一大圈茶杯模樣的結構,
那是自動化農場,
種在這裡的莊稼一年可以收穫四五次,產量比地球高好幾倍;
牲畜和家禽也可能由於失重能長得比地球的大。
農場裡一年四季瓜果不斷,魚蝦常有,
還提供新鮮的蔬菜、水果、雞、鴨、魚、肉、蛋和奶,
農產品自給自足完全沒有問題。
為解決1000萬人口的吃飯問題,
農業區只需要400平方公里的有效耕種面積,相當於每人佔有耕地40平方米,
為了大大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還需要大力發展新型的太空耕作技術,
太空城裡還有設備完善的科學站和天文台,
從這裡考察地球,可以看到地球的全貌,
可以全面地研究地球上的農業、地質、天文、氣象、土壤、地震、環境污染等問題,
宇宙空間沒有云霧雨雪,沒有大氣,太陽和星星發出的光線和無線電波不會被吸收和反射,
是進行天文觀察和研究的最好場所,

圓筒的頂部還有一個空間碼頭,
從地球或其他太空城來的飛船可以在這裡停靠,
在建太空城之前,應該先開發月球,
利用月球上的資源建造太空城那麼好的太空城,
這麼多的材料最好不用從地球運來,
從月球或者地球附近的小行星上就地取材更加合算,
科學家分析了月球岩石標本之後,
發現月球岩石中含有豐富的鋁、鐵、鈦、矽、氧等元素,
太空城的建築材料有95%可以從月球找到,
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多了,
物體脫離地球得達到11200米/秒,而脫離月球只需要2400米/秒,
把同樣重的材料送到太空,從月球出發比從地球出發省95 %的能量,
在建太空城之前,應該先開發月球,利用月球上的資源建造太空城,
科學家估計只要派150個機器人上月球,每年可以開採100多萬噸礦石,
將礦石用磁發射裝置拋射到空間冶煉廠,
利用太陽能加熱、冶煉、加工成鋁材、玻璃等等各種建築材料和構件,
然後派出一批太空機器人,
到軌道上去進行無與倫比的高空作業,裝配建造太空城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芯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